一,企业概况
1.公司简介
中联智慧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系列项目云平台的开发,一直从事“互联网智慧用电安全监控系统”项目的生产和全国运营,其中,浙江屹铭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温州大学,浙江省低压电器研究院合作主要承担项目的研发任务,提供“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研发和升级,中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为该项目销售单位,致力于市场运营和提供系统的售后服务。企业总部位于“中国制造之都”温州。
公司技术成熟,优势突显,智能化全自动实现安全用电,社会影响力大,产品符合相关部委标准。我公司为浙江省重点高科技企业,该产品系统先后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中国财保参保产品责任险,保额1000万元。产品首批通过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证,消防中心CCCF认证,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取得同行业相关技术资质。
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市场运作体系,储备了大量的用户资源。截止2018年9月,公司业务已经覆盖到浙江本省各县,区级区域,市场占有率达到80%,已经向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江苏,河北等全国21个省份的大部分地级城市区域延伸。2019年,公司将以自然月为单位,计划月度完成安装20万套,前景十分乐观。
为深入贯彻执行相关部门“安全,预防,治理”的方针,我公司坚持“智慧用电产品自身生产安全,也要为用户的用电安全着想”的指导原则,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和“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服务理念,确保智慧用电用户生命财产安全,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良好的市场。公司秉承“视用户为上帝,视用电安全为生命”的宗旨,履行“让客户无后顾之忧”的承诺,力争使公司成为同行业的规模化龙头企业,打造一支创新,服务一体化的专业队伍。
2.技术研发实力
公司十分重视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中心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完善的检测分析仪器。公司与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确保产品软硬件及时升级,以适合用户和市场需求。
公司通过不断升级改造,创新工艺流程,使得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控服务系统生产周期大幅缩短和产能持续提高,公司可日产1万套硬件产品。
二,项目背景
1,全国火灾数据分析
据消防权威部门数据,2017年1—10月份,全国共接报火灾21.9万起,亡1065人,伤679人。2018年1月—8月,平均每天发生火灾6000起,其中%电气火灾2000多起,占30%还多。
电气火灾一般是指由于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器具以及供配电设备出现故障释放热能,在具备燃烧条件下引燃本体或其他可燃物而造成的火灾,也包括由雷电和静电引起的火灾。居民家庭电气火灾中,由于线路漏电,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等所造成火灾事故的比例居多,且一直呈上升趋势。
三,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介绍
1,政策导向
安全产品委员会[2017]4号文件[2017]292号文件,关于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推进“智慧消防”建设意见的规定。本公司研发产品符合政策,通过物连网对电器用电实行过压,过载,过流,剩余电流漏电温度过高实行实时监控和预报,用户管理人员实时接收到短信,微信,服务电话提醒。实现预报信息实时对接,消灭用电火灾于萌牙常态。
部分文件
全国22个省份100多个地级市和县市区政府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智慧用电”项目的落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智慧用电”项目在当地的应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开展事故预防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消防局局长于建华关于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建设的要求,推广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社会消防管理的经验,建成远程监控系统。
副部长李伟在2017年4月14日夏季消防检查工作动员会议上表示:紧盯电气火灾综合治理不放松,这是防住群死群伤火灾的重要载体,因为80%以上的群死群伤火灾都是由电气原因引发的。
2,“互联网智慧用电”项目概述
“智慧用电”全称为“互联网智慧用电安全监控预报系统”,由软件和硬件组成。
为解决安全用电需要人工监控的难题,我们将传统电气火灾监测系统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相结合,研发相应的智慧用电安全监控预报系统,可智能监测线路上的剩余电流,温度,负载功率的变化,当监测到电气线路发生短路,故障电弧,缺相等危险情况时,立即切断电源,并将报报信息并通过2G,3G,4G,LoRa,NB-loT,有线等方式发送至相关人员的微信,APP,web端,提醒相关人员排除电气火灾隐患,实现对电气火灾的早预防早报报,从源头扼制火灾,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率。
3,“互联网智慧用电”项目系统特点
系统选型高起点:系统以集散模式构建,实现远程集中管理,分布式运行。
系统高可靠性:工业级设计,网络化与嵌入式相结合等安全措施。
系统运行管理方便:软件系统中文化,操作方便。
输出口控制配套器件:采用大品牌设备并结合当前的技术。
系统可扩展性能强:模块化结构有利于扩容和扩展。
投资少:系统选型具有高性能价格比。
建设时间短: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系统的安装调试。
维护方便:模块化结构,并具备诊断功能。
灵活性:提供完善的接口,方便其它平台对接比如智慧消防。
4,“互联网智慧用电”项目系统设计原则
规范性:中联智慧用电安全隐患预报监管服务系统是一个严格的综合性系统,在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参考各方面的标准与规范,严格遵从各项技术规定,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施工。
先进性: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能反映系统所具有的先进水平,另一方面又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以便该系统在尽可能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可靠性:采用成熟的技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易维护性。
安全性:对于安全防范系统,其本身的安全性能不可忽视,系统设计时,采取多种手段防止本系统各种形式与途径的非法破坏。
可扩充性: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系统具有预备容量的扩充性。
5,“互联网智慧用电”项目设计依据
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T50314-201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A/T70—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B50258-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GB2887-2001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6,“互联网智慧用电”项目软件平台在工作中具体体现功能:
1.可远程智能化管理,设备自由分组,权限分级管理,通过系统平台,实现工况运行显示,对运行负载实时可测,可监,可控,可视,远程配置用电计划,用电曲线统计,用电历史查询;
2.布撤防联动功能,与报报主机相互通讯,下班布防自动关闭8小时用电回路,撤防自动打开8小时用电回路;平台通过仪表直观所视,所需操作线路处于关闭或打开状态。
3.过载保护: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设定的过载值,对每个回路所承载负荷限制进行计算,当超出所允许负荷时,启动跳闸保护,平台先预报提示,再报报提示;
4.漏电保护:根据运行环境配置漏电电流值,当检测到漏电电流高于设置阀
值时,弹跳报报提示,并启动跳闸保护;
5.打火保护:室外灯箱等长时间受环境影响,老化破损容易产生打火,及时提醒,预防隐患发生;
6.定时策略功能:根据使用环境,对室外灯箱,门楣,大厅照明等设备实现定时策略控制;
7.线路老化评估机制(每回路负载限值设定,根据电缆使用年限逐年递减回路负载限值,自动调节过载预报值,提示系统维修直至更新线路);
8.线路温度监测:超负载运行中,线路过载导致的过热预判,提前进行预处理,报报提示;
9.入户供电检测:自动判断断电类型,当遭到破坏停电时,启动报报;
10.完善的报报机制:当智能末端监测到各种不正常状态时,启动报报,根据故障严重程度,本地优先做出预判动作,例如触电,漏电,过载,线路,插头打火等紧急情况。
7,智慧用电安全隐患预报监管服务系统组成及参数:
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由监控探测器,剩余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温度传感器四部分构成。能显示出剩余电流值,4相线缆温度值,3相线缆的电流值,3相线缆的电压值。
监控探测器监控的所有参数的报报值皆可以通过手机微信,设备终端在报报设定值区间内自由设定,报报响应时间≤0.1秒。
线路报报状实行24小时监控,并以中文方式显示报报内容(剩余电流,电流,温度)。在监控过程中,出现用电隐患时(漏电,过载,缺相,温度过高等)通过语音电话,短信,Web终端,手机微信终端显示当前报报发生的部位与时间。
报报范围
l 剩余电流报报范围要求:20mA~1000mA连续可调。
l 电流报报范围要求:0A~600A 连续可调。
l 温度范围要求:45℃~140℃ 连续可调。
采集范围与精度要求:
剩余电流:20~1000mA 误差
电 流:0~600A 误差
温 度:45~140℃ 误差
8, 智慧用电安全隐患预报监控系统硬件安装说明
配电箱配置方法:
??1)根据配电箱开关容量选择适配产品型号,产品适配标准如下:
??a.开关为 63A( 含 63A) 以下选用 LFT201-CTK100(剩余电流互感器 C31)
??b.开关为 100A-400A(含400A) 的选用 LFT201-CTK500(剩余电流互感器 C5)
??c.开关为630A(含 630A)的选用 LFT201-CTK630(不配置剩余电流互感器)
e. 开关为 630A 以上的,现场必须有3相电流互感器,产品选用LFT201-CTK5(不配置剩余电流互感器),如果没有3相互感器或者互感器不足3相,则需要公司定制。
2)配电箱产品配置数量标准:每个回路建议安装1套,每套产品需要智慧用电安全探测器( LFT201-D)1台,电流互感器 3 只( A/B/C 相),剩余电流互感器1只(如果有),温度传感器4只,数据传输模块( DTU)1台。
??2. 配电柜配置方法:
??1)配电柜设计标准与配电箱相同。
??2)当同一空间( 或位置) 配电箱柜内设计产品超过 15 套的,可以不用配置数据传输模块( DTU),而是采用云网关上云模式,这样设计可以节省成本,云网关( CDG302)可以采用 GPRS或者宽带网线形式接入互联网, 组网灵活方便。
??3. 单相电的配置方法:
1)单相电一般为100A 以内单相空开组成,设计标准为智慧用电安全探测 器 1台,电流互感器 CTK100 1 只,温度传感器 2 只( 火线红色, 零线蓝色),剩余电流互感器 C31 1 只,数据传输模块( DTU) 1 台。
9,软件系统功能
本系统软件融合设备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于一体,是针对火灾频发的现状推出的物联网安全用电云平台。实现从现场到云端,从云端到APP,Web的高效传输,进行多维度智能检测,分析,报报,反控,维保等安全管理。实现消防安全隐患事前预报,事中报报,事后管理,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解决方案。
1.在线监测:实时在线监测线缆温度,电流,剩余电流的动态,并形成统计分析 数据表。
2.集中监控:针对区域广,监控点分散的消防单位及人员密集场所,可实现集中监控,实时掌握监测状态。
3.分级管理:实现分级管理,多道监管防线,避免个人疏漏导致的严重事故。
4.隐患分析:分析电气设备回路的相关参数,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分析故障原因及状态发展趋势。
5.报报推送:实时推送动态到用户APP/Web端,及时发现隐患。
6.维保管理:维保管理,实现定期维保提醒,统计维保记录,保证系统交付后的正常运行。
10, 技术优势
①实时数据
其实像这样一个有网络所控制的智慧用电系统任何时间段,在任何一个部位所产生的用电数据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更新,而这些获得的一手数据将会被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而这些数据的提取以及分析挖掘,总结等等,都会被及时的传送到云端的服务器,供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
②全天监控
其实不得不称赞,像这样的一种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它能够实时全天候24小时的监控,为什么我们说它能够极大的维护成本的原因就在这里,他能够完全的摆脱由人力工作所造成的低效与局限,任何情况,下面都能够处于一种标准状态来对于各种设备运行进行一个监控。
③图化展现
如果说这个系统,它能够将所有实时更新获得的数据都是以数字的形式展现在人面前的话,可能会人的严重视觉疲劳,而这个系统,它真正智慧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将所有获得的数字都转变成图像,让人们可以对于各种用电情况的变化一目了然,这种直观展示出电气运行的安全情况,对人来说是节省了巨大的精力跟时间的。
电话:17642011319
传真:
所在地: